侯祥又站在镜头前了。40岁的他,还是要演一个孩子。不是他不想长大,是身体不让。
9岁那年,时间好像在他身上按了暂停键。身高停在1米3,脸蛋也像个小学生,永远没变。医生说,这是早产的后遗症,保温箱里的药伤了他的激素系统。妈妈听完,眼泪哗哗地流,侯祥却没太懂,以为自己过几年就能追上同学,长高,长壮,变成男子汉。
可现实很残酷。年复一年,同学们越长越高,他还是那个小个子。15岁时,朋友们都比他高一头,18岁进艺术学院,室友还以为他是来找哥哥姐姐的小孩。他硬着头皮说:“我也是新生。”那语气里,藏着多少无奈。
19岁那年,《家有儿女》剧组找上了他。导演让他演高中生“黄飞鸿”,高兴得不得了,说终于找到个“真像孩子”的演员。侯祥心里五味杂陈。开心,因为这是他第一个正式角色;难过,因为他知道,大家喜欢他,只是因为他“像孩子”。可他多想演一次大人,过一次普通人的生活。
拍戏时,片场的人都以为他和张一山是同龄人。没人猜得到,这个“孩子”已经19岁,有着成年人的心事。他也试过转型,想演点成熟的角色,可导演们都摇头。谁会让一个娃娃脸去演大人?观众能接受吗?于是,他从19岁演到26岁,从26岁演到40岁,一直在演孩子。
演戏不难,生活才难。谈恋爱时,女孩的爸妈看到他,第一句往往是:“这小孩多大?”知道他成年后,表情就变了,有的直接反对,有的满脸怀疑。好在,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。她说:“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,不是你的样子。”这话像一束光,照亮了侯祥的心。
可结婚后,麻烦没少。走在街上,总有人指指点点:“那女的带着她儿子呢。”“这孩子长得不像他妈。”妻子气得想解释,侯祥却拉住她:“别说了,说不清的。”网上更热闹,有人说他们像母子,有人质疑婚姻的真假,还有人胡乱猜测妻子的心思。这些话刺耳,侯祥却学会了装没听见。
40岁的他,有时会想,如果当年妈妈怀孕时吃得好点,没早产,保温箱的药没出问题,他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?但人生没如果。他只能接受这副身体,继续往前走。好在,他还能演戏,虽然只能演孩子,但至少还能站在镜头前,被人需要。
最近,又有新戏找他,还是演孩子。同事问他:“40岁了,还演小孩,不烦吗?”他笑笑说:“能演,说明我还有用。”这话平静,却让人心里一酸。他不是没想过别的路,只是这条路,他走得最稳。
侯祥的故事,讲到这,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。他和妻子的婚姻,为什么总被议论?为什么有人觉得他们“不搭”?这背后,是我们太习惯用外表看人,总觉得“正常”才是唯一标准。侯祥没惹谁,他只是想好好生活,好好爱人,在自己擅长的舞台上发光。
数据说,早产儿中,约有5%会因医疗或营养问题,出现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。侯祥就是这5%里的一个。他没选择自己的身体,却选择了怎么面对。他用40年的坚持,告诉大家:生活不一定得按别人的标准来。
他还在演戏,依然是那个“孩子”。可他演的,不只是角色,还有自己的态度。每次站在镜头前,他都在证明:我可以。别人怎么看,怎么说,他不在乎。他只想活出自己。
这让我们想一想,到底什么是“正常”?侯祥的妻子选了他,是因为看到了他的心。他们的婚姻,靠的是信任和爱,不是外表的匹配。我们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尺子,去量别人的生活?
侯祥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,照出我们对“不同”的态度。他没做错什么,只是活得真实。40岁的他,还会继续站在镜头前,用他的方式,告诉世界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,没必要都一样。
生活没有标准答案。侯祥用40年的坚持,写下了属于他的答案。你呢?会怎么看他的选择?
股票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